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锆及锆合金中钨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锆及锆合金材料中钨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zirconium and zirconium alloys - Part 10: Determination of tungsten content - Thiocyana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45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747.10-2022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锆及锆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一部分,专门用于测定锆及锆合金中的钨含量。这一标准的制定旨在提供一种科学、准确且可重复的方法,以满足现代工业对高纯度锆材料的需求。标准中提出了两种主要的测定方法: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在不同场景下具有不同的适用性。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将样品中的钨转化为特定的络合物,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来计算钨的含量。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实验室环境下的初步检测。然而,它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于痕量元素的检测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某核电站用锆合金管材的质量控制中,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被用来快速筛查钨含量是否超标,从而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ICP-AES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分析技术,它通过将样品雾化后导入高温等离子体中激发原子,再通过检测发射光谱的强度来定量分析元素成分。与传统方法相比,ICP-AES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宽的动态范围,能够精确测定锆及锆合金中微量甚至痕量的钨含量。
在航空航天领域,锆合金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部件制造。通过采用ICP-AES技术,可以确保这些关键部件所用材料的钨含量符合严格的技术规范,从而保障飞行器的安全运行。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锆及锆合金作为电池隔膜的关键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某知名电池制造商在其生产线中引入了GBT 13747.10-2022标准,通过结合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和ICP-AES技术,实现了对锆合金中钨含量的全面监控。据统计,该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从最初的85%提升至98%,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GBT 13747.10-2022不仅为锆及锆合金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这一标准也将持续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