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原材料、技术要求、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堆放。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工程中使用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Title: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 Piles by Prestressing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Q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476-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标准规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生产和施工要求,是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文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其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承载能力,在桥梁、高层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 GBT 13476-2009 的规定,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生产需满足以下关键要求: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其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许多大型项目的首选材料。例如,在上海某超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工程师们采用了符合 GBT 13476-2009 标准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成功解决了软土地基沉降问题,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复工程中,也大量使用了这种管桩。通过采用先进的先张法工艺,不仅提高了桥墩的承载力,还显著缩短了施工周期,为工程节省了大量成本。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环保性能受到更多关注。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注重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并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可以预见,GBT 13476-2009 将继续作为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推动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