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信息交换用汉字128×128点阵楷体字模集及其数据集的结构和相关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汉字的信息处理系统及相关的软硬件开发与应用。
Title:Information interchange - 128×128 dot matrix Kai typeface character pattern set and data set for Chinese charac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M5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443-1992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全称是《信息交换用汉字128×128点阵楷体字模集及数据集》。这项标准定义了用于计算机系统中信息交换的汉字点阵字模集,特别针对楷体字形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规范。这种点阵字模集广泛应用于早期的计算机显示、打印以及数据存储等领域,为信息处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点阵字模集的核心在于其点阵结构的定义。每个汉字由一个128×128的点阵构成,这意味着每一个汉字都通过16,384个像素点来表示。这种高分辨率的点阵设计确保了字形的清晰度和可读性,尤其适用于需要高质量输出的场景。此外,楷体作为中国传统书法字体的一种变体,在现代计算机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为其结构匀称、笔画流畅,适合长时间阅读。
GBT 13443-1992 的点阵字模集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许多国产计算机系统和打印机都采用了这一标准。这些设备利用该标准中的字模集实现了汉字的高效显示和打印,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进程。特别是在教育领域,许多学校的教学软件和教材制作工具都依赖于这种高质量的楷体字模。
尽管 GBT 13443-1992 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仍然在一些特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更高分辨率的点阵字模集逐渐取代了传统的128×128点阵,但该标准所奠定的基础依然不可忽视。未来,可以考虑将这一标准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开发更加智能化和多样化的汉字处理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