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阴极铜中铬、锰、镉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高纯阴极铜中微量铬、锰、镉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high-purity cathode copper - Determination of chromium, manganese and cadmium content by Zeeman-effect electrotherma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293.3-1991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的重要文件之一,其核心在于利用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阴极铜中的铬、锰、镉含量。这种方法通过精确控制实验条件和采用先进的光谱技术,为高纯金属材料的质量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塞曼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原子光谱线发生分裂的现象。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光谱分析技术中,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则是一种将样品加热至高温,使元素原子化后进行光谱分析的技术。两者结合,能够有效减少背景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
铬、锰、镉是高纯阴极铜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关键杂质元素。这些元素的存在会影响铜材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以及机械强度。
某大型铜冶炼企业曾采用 GBT 13293.3-1991 方法对其生产的高纯阴极铜进行质量检测。结果显示,铬含量为 0.002%,锰含量为 0.003%,镉含量低于 0.001%。这些数据均符合国际先进标准要求,表明该企业的生产工艺已达到较高水平。
随着工业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高纯阴极铜中微量元素的检测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开发更高效的仪器设备,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