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硫化橡胶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硫化橡胶材料中锰含量的定量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Metallic Content in Vulcanized Rubber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G46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253-1991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定硫化橡胶中金属含量的方法,其中第5部分专门针对锰含量的测定提出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这一标准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为工业生产和科研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的质量控制和性能优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吸收的分析技术。当锰元素被引入高温火焰中时,其原子会吸收特征波长的光,从而形成吸收信号。通过对吸收强度的测量,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锰含量。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重现性好,特别适合于复杂基质(如硫化橡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锰作为硫化橡胶的重要添加剂之一,主要起到促进硫化反应的作用。适量的锰可以显著提高橡胶的机械性能和耐老化能力,但过量则可能导致产品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因此,精确测定锰含量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某知名轮胎制造企业曾采用 GBT 13253-1991 标准对其生产的硫化橡胶进行质量检测。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技术人员发现一批产品的锰含量超出标准范围。经过调整配方和工艺参数后,锰含量成功降至合格区间,最终产品顺利通过客户验收。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该标准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GBT 13253-1991 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为硫化橡胶中锰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橡胶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标准将进一步推动橡胶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