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中浊度的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和目视比浊法。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及工业废水中浊度的测定。
Title: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turbid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200-1991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专门用于指导水质中浊度的测定方法。浊度是衡量水中悬浮颗粒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水质的安全性。这一标准不仅为水质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浊度的测定对于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例如,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浊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的清洁程度和安全性。如果浊度超标,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附着于悬浮颗粒上,从而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准确测定浊度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确保供水安全的关键步骤。
GBT 13200-1991规定了两种主要的浊度测定方法:目视比浊法和仪器测量法。
在实际应用中,仪器测量法因其高效性和准确性成为主流选择。例如,在某城市供水公司的日常检测中,他们采用先进的浊度计对出厂水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浊度始终低于规定的限值(通常为1 NTU)。
以某化工厂废水处理项目为例,该厂通过实施GB/T 13200-1991标准,对排放废水的浊度进行了严格控制。在改造前,废水的平均浊度约为80 NTU,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经过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添加絮凝剂和优化沉淀工艺后,废水的浊度降至5 NTU以下,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这一成功案例表明,遵循GB/T 13200-1991标准能够有效改善水质状况,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为企业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GBT 13200-1991作为中国水质浊度测定的基础性规范,对于提升水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饮用水安全保障还是工业废水治理,该标准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浊度测定技术将进一步智能化、自动化,为实现更高质量的水资源保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