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信息交换用彝文字符的15×16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的技术要求和格式。本文件适用于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处理、传输和显示中涉及彝文字符的应用场景。
Title:Information interchange Yi character set 15×16 dot matrix font and data set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135-1991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定义信息交换中使用的彝文字符的15×16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13135-1991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彝文字符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表示方式。它定义了彝文字母、符号等字符的15×16点阵字模及其对应的编码规则,为信息交换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彝文是一种重要的少数民族语言,但其数字化表示长期缺乏统一标准。GBT 13135-1991的制定填补了这一空白,使得彝文能够以一致的方式被计算机处理和显示,从而促进了彝文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该标准适用于任何涉及彝文信息处理的场景,例如:
GBT 13135-1991是早期针对彝文数字化的标准,主要面向点阵字模的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彝文编码(如Unicode中的彝文块)逐渐成为主流。尽管如此,GBT 13135-1991仍然具有历史价值,并在一些传统应用场景中继续发挥作用。
GBT 13135-1991属于中国国家标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
虽然GBT 13135-1991在技术上相对老旧,但它并未完全过时。对于一些依赖点阵字模的应用场景(如嵌入式设备或特定硬件),该标准仍具有实际意义。然而,在大多数现代应用场景中,推荐使用更先进的编码标准(如Unicode)。
如果项目面向现代化应用(如Web开发、移动应用等),建议优先采用Unicode标准,因为它支持多种语言,且已被广泛接受。如果项目对点阵字模有特殊需求,则可以参考GBT 13135-1991。
要验证一个字符是否符合该标准,可以:
截至目前,GBT 13135-1991尚未有正式的后续版本或修订。不过,随着技术进步,未来可能会推出更加现代化的标准来替代或补充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