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的化学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上述非稀土杂质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non-rare earth impurities in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ir oxides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manganese, lead, nickel, copper, zinc, aluminum, chromium, magnesium, cadmium, vanadium and iron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2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标准规定了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如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含量的测定方法。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问:GB/T 12690.5-2017 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该标准适用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钴、锰、铅、镍、铜、锌、铝、铬、镁、镉、钒、铁等非稀土杂质含量的测定。其主要目的是为这些元素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以满足工业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需求。
问:该标准中采用的主要测定原理是什么?
答:标准中采用的主要测定原理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这些方法通过样品处理后,利用特定仪器对目标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问:样品前处理需要注意哪些关键步骤?
答:样品前处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问:是否所有非稀土杂质都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测定?
答:不是。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例如,某些元素可能更适合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而另一些则更适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问:在使用仪器前,是否需要进行校准?
答:是的。在每次实验开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工作状态正常。校准通常包括标准曲线的制作和空白试验,以验证仪器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问:如何处理检测数据并生成最终报告?
答:数据处理步骤如下:
问:GB/T 12690.5-2017 是否需要定期更新?
答:是的。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变化,标准可能会定期修订。建议关注相关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最新版本,以确保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