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锆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锆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non-rare earth impurities in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ir oxides - Part 18: Determination of zirconium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6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常见问题解答(FAQ)
GBT 12690.18-2017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锆量的测定方法。它适用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定量测定样品中的锆含量。
ICP-OES 和 FAAS 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痕量元素分析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这两种方法能够满足稀土材料中锆量的精确测定需求。
测定结果需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允许误差范围(通常为±10%)判断是否合格。如果超出允许范围,则需重新检测或检查实验过程是否存在异常。
内标元素的选择应与待测元素性质相近,且在样品中含量稳定。例如,可以选择钇(Y)作为内标元素,因为它在稀土材料中普遍存在且易于激发。
当测定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时,应记录为“未检出”或“低于检出限”。同时,建议通过改进样品制备或增加进样量来提高检测灵敏度。
样品溶液应储存在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容器中,避免与金属接触。溶液应在低温(约4℃)下保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定。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验证方法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