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疆地区复播大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大豆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Resown Soybean in Souther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疆南疆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复播大豆种植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TSHZSAQS 00172-2022《新疆南疆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其中关于播种密度的规定是一个重要的变化点。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复播大豆的播种密度推荐值较为宽泛,通常为每公顷6万至8万株。而新版标准则更加具体和科学,将播种密度细化为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水平以及预期产量目标来确定。例如,对于高产品种,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建议的播种密度调整为每公顷7.5万至9万株之间。
这种调整基于近年来对复播大豆生长发育规律及田间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首先,随着育种技术的进步,当前推广的大豆品种普遍具备较强的分枝能力和籽粒充实度,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内的有效株数。其次,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在中等肥力土壤上保持合理的群体结构能够促进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并有利于后期籽粒灌浆成熟。
应用这一条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准确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新优品种;二是结合实际测量土壤养分状况制定施肥方案;三是根据气象预报合理安排播期以确保最佳播种时机;四是加强苗期管理,及时查苗补缺并做好间苗定苗工作。
总之,新版标准中关于播种密度的规定体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成果,有助于指导农民实现更高水平的标准化生产和经济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