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熟机采棉新陆早74号的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机械化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早熟机采棉新陆早74号的高产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Early-maturing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Xinlu Early No. 7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HZSAQS 00168-2022早熟机采棉新陆早74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调整。本文将聚焦于其中一项关键变化——“播种密度”的规定,并对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深入解析。
在新版标准中,“播种密度”从原来的每亩1.5万株调整为1.8万株左右。这一调整基于近年来新疆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旨在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保证棉花品质。具体来说,增加播种密度可以有效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并且有利于机械采收时籽棉质量的稳定。
那么如何正确实施这项新的播种密度要求呢?首先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环境条件的新陆早74号品种,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早熟性和抗逆性。其次,在整地环节要保证土壤平整、松软且无杂物,以便种子能够均匀分布并顺利出苗。播种时应采用精量播种机具,严格按照推荐行距(一般为0.6米)和穴距设置参数,控制好下种量以达到预期密度。此外还需注意适时灌溉施肥,特别是在苗期至蕾期阶段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落实新版标准关于播种密度的要求,不仅有助于实现高产目标,还能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不断探索最适合本地区的高效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