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氯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氯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nitric rare earth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chloride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2687.2-2010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化学分析方法标准。这一标准的第二部分专门用于测定硝酸稀土中氯的含量。这项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确测定氯含量,可以有效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有害成分,从而提高其对农作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氯元素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准确测定氯含量是保证产品品质的关键步骤。高氯含量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作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此外,过量的氯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因此,GBT 12687.2-2010标准为氯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有助于生产企业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GBT 12687.2-2010标准采用了离子色谱法作为主要测定手段。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氯离子。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校准、样品进样以及数据分析等环节。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流程:
某化肥生产企业在生产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严格按照GBT 12687.2-2010标准进行氯含量测定。通过对多个批次产品的检测发现,氯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这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也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在一次大规模田间试验中,使用该产品种植的小麦产量提高了15%,而土壤中的氯离子积累量仅为标准限值的一半,充分证明了该标准的有效性。
GBT 12687.2-2010标准为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离子色谱法精确测定氯含量,不仅可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这一标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