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采棉等行密植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机械化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机采棉的等行密植高产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with Equal-row Dense Pla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HZSAQS 00165-2022机采棉等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调整。今天,我将聚焦于“株行距设定”这一关键内容,分析其在新旧版本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实际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株行距的规定较为笼统,仅提出一般建议,缺乏具体数值指导,这导致农民在实际操作时难以把握精确度,影响了种植效率和产量。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株行距应保持在30厘米×60厘米左右,这样的调整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棉花的光照利用率,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那么如何正确实施这一株行距呢?首先,在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精细整地,确保土壤平整且无杂物,为后续播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使用现代化的播种机械按照设定好的株行距进行播种,这样可以保证每一株棉苗都能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此外,在后期管理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棉苗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灌溉、施肥等措施,以维持适宜的株行距,保障棉花的优质高产。
通过以上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机采棉的产量,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准确理解和执行新版标准中关于株行距的具体要求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