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滑动轴承卷制轴套中润滑油孔、润滑油槽和润滑油穴的设计要求、尺寸及技术条件。本文件适用于一般用途的滑动轴承卷制轴套的润滑结构设计与制造。
Title:Sliding Bearings - Fabricated Bushings - Part 3: Oil Holes, Oil Grooves and Oil P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J51
国际标准分类号:2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2613.3-2002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滑动轴承的重要规范之一,专门针对卷制轴套的设计与制造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一标准不仅涵盖了轴套的基本结构设计,还特别强调了润滑油孔、润滑油槽和润滑油穴的合理布置与功能实现。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滑动轴承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润滑油孔是滑动轴承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运行过程中为轴套提供必要的润滑,减少摩擦并防止过热。根据GBT 12613.3-2002的规定,润滑油孔的直径、深度以及位置需要经过精确计算,以确保润滑油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接触面。例如,在某些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中,润滑油孔通常被设计为螺旋形,以便更好地引导润滑油流动。
润滑油槽则是用来储存润滑油并形成稳定的油膜,从而保护轴套表面免受磨损。标准中对润滑油槽的宽度、深度及间距都有明确要求,以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例如,在重载荷条件下,宽而深的润滑油槽可以容纳更多的润滑油,增强抗冲击能力。
润滑油穴作为润滑油存储和分配的关键部位,通常设置在轴套内部或边缘区域。它能够有效缓解局部压力集中问题,同时为突发情况下的润滑需求提供缓冲。按照GBT 12613.3-2002的要求,润滑油穴的位置应远离关键受力点,以免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
综上所述,GBT 12613.3-2002通过对润滑油孔、润滑油槽和润滑油穴的科学规划,为滑动轴承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指导。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整体性能。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相信这一领域的标准化进程将进一步深化,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