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在塑料基体上沉积铜、镍、铬三层电镀层的制件。
Title:Metal Coatings - Electroplated Copper + Nickel + Chromium Coatings on Plast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G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22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2600-1990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塑料表面铜+镍+铬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这一标准主要针对塑料制品的金属化处理,通过三层电镀工艺(铜、镍、铬)赋予塑料制品优异的外观和性能。这种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
铜、镍、铬三层电镀层具有多重功能。铜层提供良好的导电性和附着力;镍层则起到防腐蚀和耐磨的作用;而铬层不仅美观,还能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这种组合能够显著提升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和视觉效果。
GBT 12600-1990 对电镀层的厚度、结合力、耐腐蚀性等指标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铜层厚度通常为5-8微米,镍层为10-15微米,铬层为0.3-0.5微米。此外,标准还要求电镀层必须通过盐雾试验,以验证其耐腐蚀性能。
以某知名汽车制造商为例,其生产的中控面板采用了铜+镍+铬电镀工艺。根据GBT 12600-1990 的要求,该面板的电镀层厚度经过严格检测,完全符合标准规定。在实际使用中,这些面板表现出卓越的耐用性和美观性,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GBT 12600-1990 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塑料表面金属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合理的电镀设计和严格的工艺控制,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推动相关行业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