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信息技术
  • GBT 12500-1990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规范

    GBT 12500-1990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规范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面向连接运输协议通信
    17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6.2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中,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的功能和行为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设计、实现和测试符合OSI模型的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的系统。
    Title: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Connection-oriented transport protoco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M5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00

  • 封面预览

    GBT 12500-1990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规范
  • 拓展解读

    GBT 12500-1990 标准概述

    GBT 12500-1990 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是《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规范》。该标准定义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中的运输层功能,特别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运输层是OSI七层模型中的第四层,其主要任务是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顺序性。

    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的核心特点

    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在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建立连接。这种机制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为协议会在数据发送前确认双方的状态,避免数据丢失或乱序。这一特性尤其适用于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金融交易、视频会议等。

    • 可靠性保障: 协议通过确认机制和重传策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流量控制: 通过窗口机制调节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数据流,防止网络拥塞。
    • 错误恢复: 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确保数据传输无误。

    相关子话题

    围绕GBT 12500-1990,有多个重要的子话题值得关注,包括协议的设计原理、实现方式以及与其他协议的对比。

    设计原理

    该协议的设计基于OSI模型的理念,强调模块化和标准化。其核心在于分层架构,每一层专注于特定的功能,从而简化了复杂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实现方式

    GBT 12500-1990 的实现通常涉及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例如,协议栈的设计需要考虑硬件资源的限制,同时保证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与其他协议的对比

    与非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如UDP)相比,GBT 12500-1990 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但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延迟和资源消耗。因此,在选择协议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权衡利弊。

    实际案例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在银行系统中使用GBT 12500-1990 实现安全的远程交易。通过该协议,银行能够确保客户交易数据的安全传输,避免因数据丢失或篡改导致的财务损失。据统计,在采用该协议后,银行系统的交易失败率降低了约40%。

    总之,GBT 12500-1990 在开放系统互连中的应用体现了其在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方面的强大优势,同时也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2501-1990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

    GBT 12500-2008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提供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

    GBT 12507.2-1997 光纤光缆连接器 第2部分: F-SMA型光纤光缆连接器分规范

    GBT 12507.1-2000 光纤光缆连接器 第1部分;总规范

    GBT 12512-1990 纤维光学衰减器 第1部分:总规范(可供认证用)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