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铁尾矿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充填胶凝材料中资源化利用的污染防治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铁尾矿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和充填胶凝材料制备环节的污染防治。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ron Tailings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Concret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and Backfill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SES 66-2022《铁尾矿资源化利用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中,关于混凝土预制构件与充填胶凝材料的部分,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新标准相较于旧版,在铁尾矿作为原料使用时的粒径控制要求上有了更严格的规定。
根据TCSES 66-2022,铁尾矿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充填胶凝材料时,其粒径应控制在0-4.75mm范围内。这一规定比旧版标准中的0-5mm更加精确,旨在进一步确保铁尾矿在混合料中的均匀分布,提高最终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
具体应用方法如下:首先,需对铁尾矿进行筛分处理,确保所有颗粒均符合0-4.75mm的要求。这一步骤可以通过多层振动筛完成,每层筛网的孔径依次减小,直至达到所需粒径范围。其次,在配料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配比加入铁尾矿,并与其他骨料、水泥等成分充分搅拌均匀。最后,在养护阶段,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胶凝材料的水化进程,增强制品的整体性能。
通过这样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利用铁尾矿资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这一改进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为铁尾矿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