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的级别划分及设备配备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Container Road Transfer Station - Classification and Equip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2419-1990 是中国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的级别划分以及相应的设备配备要求。这项标准对于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集装箱运输这一高效、集约化的物流方式中。
首先,级别划分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中转站的规模、功能和服务能力,标准将中转站划分为多个等级,如一级、二级和三级。这种划分有助于明确不同级别的中转站在资源配置、服务范围和管理要求上的差异。例如,一级中转站通常具备更高的吞吐能力和更完善的配套设施,适合处理大规模的集装箱运输任务;而三级中转站则主要服务于区域性的物流需求,设备配置相对简单。
其次,标准对中转站的设备配备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设备不仅包括基本的装卸设备(如吊车、叉车等),还涵盖了信息化管理设备(如货物追踪系统)和安全设施(如监控系统)。例如,现代化的中转站通常会配备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和自动化立体仓库,以提高作业效率并减少人工干预。
为了更好地理解标准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典型案例。例如,上海某大型集装箱公路中转站按照一级标准建设,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年处理量超过百万TEU。而在内陆地区,许多中小型中转站则依据三级标准进行建设,虽然规模较小,但同样能够满足当地物流需求。
总的来说,GBT 12419-1990 标准为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合理的级别划分和设备配备,可以有效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