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信息技术
  • GBT 12200.1-1990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01部分:基本术语

    GBT 12200.1-1990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01部分:基本术语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基本术语信息技术标准
    12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9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汉语信息处理领域中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本文件适用于汉语信息处理的研究、开发、教学及应用等领域。
    Title: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ocabulary Part 01: Basic Te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 封面预览

    GBT 12200.1-1990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01部分:基本术语
  • 拓展解读

    GBT 12200.1-1990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01部分:基本术语

    GBT 12200.1-1990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汉语信息处理的基本术语标准。这一标准旨在规范汉语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专业术语,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统一的语言基础。作为汉语信息处理的基础性文件,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也为后续的标准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标准的核心内容

    该标准主要涵盖了汉语信息处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例如字符编码、输入输出方式、语言模型等。这些术语是构建汉语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也是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桥梁。例如,字符编码是将汉字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形式的核心技术,而输入输出方式则直接影响了用户与系统的交互体验。

    • 字符编码: 标准中定义了多种字符编码方法,如GB2312和GBK。其中,GB2312是中国最早的一套汉字编码标准,支持约6700个常用汉字,而GBK则扩展至超过20000个汉字,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
    • 输入输出方式: 输入方式包括拼音输入、五笔字型输入等,输出方式则涉及文本显示、语音合成等。这些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现代办公软件和智能设备的功能实现。

    实际应用案例

    以拼音输入法为例,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等设备中。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的拼音输入法用户数量已突破8亿,占总人口的近60%。这不仅体现了汉语信息处理技术的普及程度,也说明了GBT 12200.1-1990在推动技术标准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外,在语言模型的研究中,该标准同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近年来兴起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如BERT、ERNIE)在中文处理任务中表现出色,其背后离不开对汉语语法、语义等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汉语信息处理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未来版本的汉语信息处理标准可能会更加注重多模态数据处理、情感分析以及跨语言交流等功能。同时,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也将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

    总之,GBT 12200.1-1990作为汉语信息处理领域的奠基之作,不仅记录了过去几十年的技术进步,更为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一标准将继续服务于全球范围内的汉语使用者。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220-1992 不锈钢棒

    GBT 12200.2-1994 汉语信息处理词汇 02部分:汉语和汉字

    GBT 12204-2010 金属切削 基本术语

    GBT 12204-1990 金属切削基本术语

    GBT 12214-2019 熔模铸造用硅砂、粉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