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鲜食玉米种植区域的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resh Corn Straw Crushing and Returning to Field in Sichu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鲜食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在这一领域,TGDFL 003-2022《鲜食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对规范操作流程、提升技术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将以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秸秆粉碎长度”的规定为切入点,深入解析其变化及应用方法。
秸秆粉碎长度的规定变化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鲜食玉米秸秆的粉碎长度要求较为宽松,通常设定在5-10厘米之间,这主要是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设备能力考虑。然而,随着农业机械的进步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提高,新版标准对秸秆粉碎长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即控制在3-6厘米范围内。这一调整不仅提高了还田效率,也进一步优化了土壤覆盖效果。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有效实施新的秸秆粉碎长度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使用带有高效粉碎装置的专业联合收割机至关重要。这类机器能够确保秸秆被均匀地切成符合标准的长度段落,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或损害土地表面。
2. 调整工作参数:根据作物的具体情况(如密度、湿度等),合理设置机器的工作速度与刀片转速。过快的速度可能导致部分秸秆未能充分粉碎;反之,则会增加能耗并降低作业效率。
3. 注意后续处理环节:完成初次粉碎后,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通过翻耕等方式将短小的秸秆埋入更深的地层中去。
4. 定期维护保养设备:为了保证每次作业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定期检查并维护好所有参与作业的机械设备,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到粉碎质量的部分。
综上所述,《鲜食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中关于秸秆粉碎长度的规定从旧版到新版经历了显著改进,这对于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更好地落实这项技术规程,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