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玻璃绝缘子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方法与要求,包括生命周期阶段的界定、数据收集与处理、排放因子的选择以及碳足迹核算的具体步骤。本文件适用于玻璃绝缘子制造企业对其产品碳足迹进行量化评估和报告。
Title:Greenhouse Gases - Quantification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of Glass Insul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玻璃绝缘子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在TGDLC 021-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方法与要求 玻璃绝缘子》标准中,与旧版相比,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对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了细化和优化。这一改进直接关系到企业如何更准确地计算玻璃绝缘子全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
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在原材料获取阶段,需要分别核算矿石开采、能源消耗以及运输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对于矿石开采过程中的能耗数据采集,企业应当依据实际生产情况记录每吨矿石开采所消耗的电力、柴油等能源数量,并乘以相应的碳排放因子来得出结果。同时,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则需考虑运输距离、运输工具类型等因素,通过公式Q=V×D×EF进行计算,其中Q代表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量,V为运输距离,D为运输工具单位载重量的碳排放因子,EF则是修正系数。
以某玻璃绝缘子生产企业为例,其在2023年共开采了5000吨石英砂用于生产。假设平均每吨石英砂的开采能耗为80千瓦时电和10升柴油,那么该部分的碳排放量计算如下:首先确定电力和柴油的碳排放因子分别为0.785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和2.65千克二氧化碳/升,则电力消耗产生的碳排放为5000×80×0.785=314000千克二氧化碳,柴油消耗产生的碳排放为5000×10×2.65=132500千克二氧化碳。接下来,如果这批石英砂需要从矿区运往工厂,运输距离为100公里,采用重型卡车运输,其单位载重量的碳排放因子为0.15千克二氧化碳/吨·公里,则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量为5000×100×0.15=75000千克二氧化碳。
通过这种详细的核算方式,企业能够更加精确地掌握原材料获取阶段对整体碳足迹的影响,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这一阶段的碳排放。例如,可以通过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工具能效等方式降低运输环节的碳排放,或者选择更加环保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来减少开采过程中的能耗。这种精细化的核算方法不仅有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能为其参与碳交易市场、申请绿色认证等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