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磷肥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磷肥制造企业与敏感目标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的设定和管理。
Title:Hygienic protection distance for fertilize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Part 2: Phosphate fertilizer manufactu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1666.2-2012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肥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的技术规范,其中第二部分专门针对磷肥制造业提出了具体要求。该标准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磷肥制造业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其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因此,科学合理地划定卫生防护距离显得尤为重要。
strong>卫生防护距离是指从污染源边界到居住区或其他敏感目标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保障人群远离潜在的健康风险。对于磷肥制造业而言,其主要危害包括氟化物、氨气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这些物质可能通过空气传播或渗入土壤和水体,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制定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污染风险,还能促进企业与社区之间的和谐共处。
磷肥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如原料处理、化学反应、尾气排放等。其中,湿法磷酸工艺是目前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之一,但也会产生大量含氟废水。为应对这些问题,企业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此外,加强员工培训和日常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以某大型磷肥生产企业为例,该公司严格按照GBT 11666.2-2012标准的要求,在厂区周围设置了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定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数据显示,自实施该政策以来,周边居民区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投诉率下降了80%以上。这表明,遵循国家标准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综上所述,GBT 11666.2-2012标准为磷肥制造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强调了卫生防护距离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应用方法。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强化环保意识,磷肥行业可以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