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规模奶牛场泌乳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料营养、健康管理、繁殖管理和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规模奶牛场泌乳牛的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Lactating Cows in Large-scale Dairy Farms in Ningx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NAASS 023-2022宁夏规模奶牛场泌乳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今天,我将围绕“饲料配方的科学配比”这一重要条文,对新旧版本的变化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饲料配方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成分,但并未给出具体的营养指标范围。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泌乳期奶牛日粮中的粗蛋白、脂肪、钙磷等关键营养素的具体含量要求,并强调了原料的选择应基于当地资源条件,确保经济性和营养价值兼备。
以粗蛋白为例,旧版标准没有设定明确的上下限值,导致各养殖场自行掌握的空间较大,容易出现营养过剩或不足的情况。新版标准则规定泌乳期奶牛的日粮粗蛋白含量应在16%-18%之间,这样既能满足产奶高峰期的需求,又避免了因蛋白质过高而增加代谢负担。
在实际应用时,首先需要了解奶牛当前的产奶量及身体状况,以此为基础计算每日所需的干物质摄入量(DMI)。接着,按照新版标准推荐的比例分配精料与粗料的比例,通常为40:60至50:50。然后,依据奶牛个体差异适当调整配方,比如对于高产奶牛可以适量增加优质苜蓿草的比例来提升纤维素水平。
此外,还应注意定期检测饲料原料的质量,包括水分、杂质含量以及微量元素是否符合标准。同时,要关注季节变化对牧草品质的影响,适时调整配方以保证奶牛全年都能获得均衡的营养供给。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操作,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喂养,提高奶牛健康水平和牛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