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容量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指数(水数)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指数(水数)的测定。
Title:Surface active agents - Non-ionic surface active agents - Determination of turbidity point index (water number) - Volu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一些关于 GBT 11277-2012 标准中浊点指数测定方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答: 浊点指数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开始出现浑浊时的温度。这个指标反映了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度的变化特性,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答: 浊点指数对于评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至关重要。例如,在洗涤剂、乳化剂和分散剂等领域,浊点指数可以帮助确定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从而优化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答: GBT 11277-2012 规定了通过容量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指数的具体步骤。该方法要求将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置于恒温浴中,逐步升高温度并观察溶液是否出现浑浊现象,记录下浑浊发生的温度即为浊点指数。
答: 测定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答: 不同浊点指数的表面活性剂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低浊点的表面活性剂适合低温环境使用,而高浊点的则更适合高温环境。因此,了解浊点指数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产品。
答: 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可以检查以下几方面:
答: 是的,浊点指数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溶液浓度、pH 值、电解质含量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变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答: 浊点指数应精确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或两位,具体精度取决于标准要求。同时,还应注明测试条件(如溶液浓度、升温速率等),以便后续分析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