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纤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化纤工业中氢氧化钠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Sodium Chloride Content in Sodium Hydroxide for Chemical Fibers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FAQ列表
GBT 11213.2-2007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化纤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对化纤用氢氧化钠质量的控制。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来定量分析的方法。在本标准中,通过测量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氯化钠的含量。
按照标准要求,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样品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具体操作步骤需严格按照标准中的方法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检查实验操作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其次确认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最后考虑是否存在试剂纯度问题或环境因素干扰。如果问题仍未解决,建议重复实验或咨询专业人士。
标准中选择的波长是基于氯化钠溶液在该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的特点,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虽然其他方法(如电导率法)也可以用于测定氯化钠含量,但分光光度法因其较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在工业检测中更为常用。
实验结果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即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结果需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可以通过使用标准参考物质或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验证。此外,多次平行实验的结果一致性也是评估方法可靠性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