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紫外荧光法测定工业用轻质烯烃中微量硫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用轻质烯烃中微量硫含量的测定,硫含量范围为0.1 mg/kg~50 mg/kg。
Title:Determination of trace sulfur in industrial light olef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2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1141-2014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工业用轻质烯烃中微量硫含量的测定方法。这一标准对于确保工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轻质烯烃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塑料、橡胶、医药等领域。然而,其中的微量硫会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加工过程,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含量。
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对轻质烯烃中的硫化物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能够灵敏地检测出硫化物的浓度,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此外,标准还明确了样品采集、处理以及仪器校准的具体步骤,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在工业生产中,微量硫的存在可能引发多种问题。例如,硫化物会加速设备腐蚀,降低催化剂活性,甚至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准确测定轻质烯烃中的硫含量至关重要。以某石化企业为例,其生产线因未严格执行硫含量检测标准,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这表明,遵守 GBT 11141-2014 标准不仅是一种技术要求,更是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GBT 11141-2014 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流程。首先,样品需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脱水、过滤等,以去除杂质干扰。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分离硫化物成分,并利用火焰光度检测器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够在极低浓度下检测到硫化物。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标准还强调了仪器校准的重要性。例如,在一次实际操作中,某实验室由于未定期校准仪器,导致检测结果偏差较大,最终被客户投诉。这一案例再次提醒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检测流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GBT 11141-2014 的实施为工业用轻质烯烃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测手段,可以有效避免硫化物带来的各种隐患,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更多高效、精准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工业领域,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