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一氯化碘法测定汽油中铅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汽油中铅含量的测定,包括车用汽油和其他含铅石油产品。
Title:Determination of Lead Content in Gasoline - Iodine Monochlorid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C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 GBT 11127-1989 标准?
GBT 11127-1989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使用一氯化碘法测定汽油中铅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定量分析汽油中的铅含量,适用于车用汽油等燃料的质量控制。
为什么需要测定汽油中的铅含量?
汽油中的铅是一种有毒金属化合物,过量的铅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例如污染空气、损害神经系统等。因此,严格控制汽油中的铅含量是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的重要措施。
一氯化碘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一氯化碘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一氯化碘(ICl)与汽油中的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通过滴定法测量消耗的一氯化碘量,进而计算出汽油中的铅含量。
一氯化碘法的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如何判断一氯化碘法的结果是否准确?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实验,并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校准。此外,应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精度并记录实验条件。
一氯化碘法与其他铅含量测定方法相比有何优势?
一氯化碘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汽油?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车用汽油等轻质石油产品。对于其他类型的燃料(如柴油),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铅含量测定的误差?
GBT 11127-1989 是否仍然适用?
尽管该标准发布于1989年,但由于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至今仍被广泛引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最新的技术和法规要求,选择更适合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