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光干涉法测定金属材料超低膨胀系数的方法和步骤。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的超低膨胀系数的测定。
Title: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Ultra-Low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Metallic Materials - Optical Interferenc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0562-198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金属材料超低膨胀系数测定的标准,其核心在于通过光干涉法来精确测量某些特殊金属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尺寸稳定性。这种特性对于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制造以及高端电子设备等领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领域对材料的热膨胀性能要求极高。
光干涉法是一种基于光学干涉现象的高精度测量技术。该方法利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将被测样品与参考样品置于相同的温度环境中,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来反映样品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这种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检测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尺寸变化。
超低膨胀系数材料广泛应用于多个高科技领域:
例如,在某国际知名的天文观测项目中,科学家们选择了符合GBT 10562-1989标准的超低膨胀系数合金作为望远镜主镜基座材料。实验数据显示,在-40°C至+60°C范围内,该材料的最大线性膨胀率仅为1×10⁻⁶/°C,远远低于普通钢材的20×10⁻⁶/°C。这一优异表现保证了望远镜在整个工作周期内的成像质量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GBT 10562-1989 提供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方法论,为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或许会有更加先进的测量手段出现,但目前光干涉法依然是评估超低膨胀系数材料性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实践的角度来看,这项标准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