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烧结二氧化铀芯块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用烧结二氧化铀芯块。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intered Uranium Dioxide Fuel Pell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10266-1998 烧结二氧化铀芯块技术研究
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该标准及相关技术。
回答: GBT 10266-199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规定了烧结二氧化铀芯块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核反应堆中使用的二氧化铀芯块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回答: 烧结二氧化铀芯块是核燃料元件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研究该技术有助于优化芯块的密度、孔隙率、机械强度等关键指标,从而提高核燃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回答: 根据GBT 10266-1998,烧结二氧化铀芯块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回答: 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包括:
回答: 生产流程大致如下:
回答: 孔隙率过高会导致芯块的热导率降低,进而影响燃料的散热效率。此外,过高的孔隙率还可能引发燃料包壳的腐蚀或破裂,增加核泄漏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孔隙率。
回答: 烧结二氧化铀芯块属于一次性消耗品,在核反应堆中使用后会因裂变产物积累而失去功能,因此无法直接重复利用。但其废料可通过后处理技术回收铀资源。
回答: 不完全适用。该标准主要针对轻水堆中的二氧化铀芯块,对于快中子增殖堆或其他特殊类型的反应堆,可能需要额外的技术规范。
回答: 随着核能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更高密度、更低孔隙率的芯块制造工艺,例如引入纳米材料或改进烧结技术,以进一步提升芯块的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