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水堆压力管先漏后破分析的方法、流程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水堆核电厂压力管的安全评估和寿命管理。
Title:Analysis Method for Leak-before-Break of CANDU Pressure Tub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4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NIDA 013-2023《重水堆压力管先漏后破分析方法》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泄漏检测灵敏度的评估方法。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这一部分进行了更详细的规范和优化。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泄漏检测灵敏度的要求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实施步骤。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如何通过材料特性、管道尺寸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泄漏检测灵敏度。具体来说,新版标准引入了一个基于概率论的方法来估算最小可探测泄漏量,该方法考虑到了监测设备的精度、环境噪声水平以及系统设计参数等多个变量。
例如,在应用这一条文时,首先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管道材质的渗透率、壁厚、内外径等物理参数,同时还要了解实际运行中的温度、压力变化范围。然后按照标准提供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理论上的最小泄漏速率。接着结合现有监测手段的技术指标,判断是否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并据此调整监测策略或者改进监测技术。
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也为核电站运营方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重水堆压力管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遵循新的评估流程,可以有效预防因泄漏未能及时发现而导致的重大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