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交通等候室的卫生要求,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微小气候、噪声、采光与照明、公共用品用具等的技术要求和监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等候室的卫生管理及评价。
Title:Hygiene Standard for Public Transport Waiting 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C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9672-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是中国针对公共交通等候室环境卫生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这一标准旨在规范公共交通等候室的卫生管理,确保公众在候车、候机等过程中能够享受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标准涵盖了空气质量、噪声控制、照明条件以及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为公共交通服务场所的卫生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公共交通等候室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健康。根据GB 9672-1996,等候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1%,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0mg/m³。此外,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应低于2500个/m³。为了达到这些标准,等候室需要配备高效的通风系统,定期更换和清洁过滤网,并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噪声污染是公共交通等候室常见的问题之一。标准规定,等候室内的噪声水平不应超过60分贝(A)。同时,合理的照明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室内照度需达到100勒克斯以上,以保障乘客的视觉舒适度。
公共设施如座椅、饮水机、卫生间等的清洁程度直接关系到等候室的整体卫生状况。标准要求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并保持其表面无污渍、无异味。此外,卫生间的设计也需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使用便捷且易于维护。
GB 9672-1996作为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提升公共场所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改善乘客的候车体验,还能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促进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