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交通
  • GB 9654-1988 铁路编组站改编能力计算方法(三级三场)

    GB 9654-1988 铁路编组站改编能力计算方法(三级三场)
    铁路编组站改编能力计算方法三级三场
    14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5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铁路编组站改编能力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三级三场类型的编组站设计、评估和运营分析。
    Title:Calculation Method for Remodeling Capacity of Railway Classification Yards (Third-Level Three-F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P3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 封面预览

    GB 9654-1988 铁路编组站改编能力计算方法(三级三场)
  • 拓展解读

    GB 9654-1988铁路编组站改编能力计算方法(三级三场)

    GB 9654-1988是中国铁路行业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铁路编组站改编能力的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三级三场类型的编组站。这种类型的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对列车进行解体和编组,以优化运输效率并满足不同方向的货物运输需求。

    在铁路运输中,编组站的改编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运输网络的运行效率。而三级三场编组站因其复杂的结构和高效的运作模式,成为许多大型铁路枢纽的核心设施。本文将从标准的内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三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标准的内涵与计算方法

    GB 9654-1988的核心在于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计算方法,用于评估三级三场编组站的改编能力。改编能力通常包括解体能力和编组能力两部分。解体能力是指编组站能够同时处理的车列数量,而编组能力则是指编组站每日能够完成的列车编组数量。

    为了准确计算改编能力,标准引入了一系列参数,如线路长度、调车机车数量、作业时间等。这些参数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编组站的理论改编能力。此外,标准还强调了适应性调整的重要性,例如根据季节性客流变化调整编组计划。

    • 解体能力计算:基于车列到达频率和解体作业时间,通过公式推导得出。
    • 编组能力计算:结合编组线数量和编组时间,采用动态模拟法进行估算。

    实际应用案例

    以北京铁路局某编组站为例,该站采用三级三场布局,日均处理车列超过300列。根据GB 9654-1988的标准,该站的改编能力经过精确计算后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实际运营中,该站通过优化调车机车配置和改进作业流程,使改编效率提升了约15%。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上海虹桥编组站,该站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枢纽,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与GB 9654-1988的计算方法相结合,实现了改编能力的大幅提升。据统计,该站每年可处理超过10万列列车,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综上所述,GB 9654-1988不仅为铁路编组站的设计和运营提供了理论依据,还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未来,随着铁路运输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9662-1988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

    GB 9934-1988 石灰机械化立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

    GB 999-1988 直流电力牵引额定电压

    GBJ 111-1987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T 10062.1-2003 锥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第1部分:概述和通用影响系数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