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硬聚氯乙烯(PVC-U)饮水管材和管件中铅、锡、镉、汞的萃取方法及允许值。本文件适用于硬聚氯乙烯(PVC-U)饮水管材和管件的卫生安全性评估。
Title:GB 9644-1988 Extraction Method and Permissible Values of Lead, Tin, Cadmium, and Mercury for Rigid Polyvinyl Chloride (PVC-U) Drinking Water Pipes and Fitt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9644-1988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硬聚氯乙烯(PVC-U)饮水管材和管件中铅、锡、镉、汞的萃取方法及允许值。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硬聚氯乙烯(PVC-U)饮水管材和管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饮用水造成有害物质的污染。具体而言,它规定了如何通过萃取测试来检测铅、锡、镉、汞等重金属的含量,并明确了这些重金属的允许值。
萃取方法是指将硬聚氯乙烯(PVC-U)饮水管材或管件置于模拟实际使用条件的溶液中,通过浸泡或加热等方式提取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铅、锡、镉、汞)。这种方法可以评估材料在长期接触饮用水时是否会对水质产生影响。
这些重金属如果超标,可能会通过饮水进入人体,从而威胁健康。
根据标准,铅、锡、镉、汞的允许值分别为:
铅: ≤ 0.005 mg/L
锡: ≤ 0.01 mg/L
镉: ≤ 0.001 mg/L
汞: ≤ 0.0001 mg/L
这些数值是基于长期饮用安全考虑而设定的限值。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某项重金属含量超过允许值,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采样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硬聚氯乙烯(PVC-U)饮水管材和管件,但不包括其他用途的 PVC-U 产品(如排水管、电线护套等)。因此,在应用时需明确产品的具体用途。
目前,GB 9644-1988 已被新的国家标准所取代,例如 GB/T 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和 GB/T 10002.2-2003《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这些新标准在重金属检测和允许值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