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温条件下分散染料染聚酯织物用匀染剂的抑染作用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评价匀染剂在高温染色过程中对分散染料的抑染性能。
Title:Test Method for Dyeing Retardation of Leveling Agents Used in Disperse Dyeing of Polyester Fabric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Condi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2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9291-1988 表面活性剂 高温条件下分散染料染聚酯织物用匀染剂的抑染作用测试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 9291-1988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分散染料对聚酯织物进行染色时,用于评估匀染剂抑染作用的测试方法。该标准适用于评价匀染剂在防止染料过度聚集、提高染色均匀性方面的性能。
在高温染色过程中,分散染料容易发生聚集现象,导致染色不均。匀染剂的作用是通过降低染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改善染料的分散性,从而提高染色均匀度。测试匀染剂的抑染作用可以量化其效果,为选择合适的匀染剂提供科学依据。
抑染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1 - (A/B)) × 100%
抑染率越高,说明匀染剂的效果越好。
虽然抑染率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标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匀染剂的成本、环保性、适用温度范围等因素。此外,不同类型的匀染剂可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优势。
GB 9291-1988标准专门针对聚酯织物的染色过程设计,因此仅适用于聚酯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对于其他纤维材料(如棉、羊毛等),需要采用相应的测试标准。
如果没有匀染剂,分散染料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聚集,导致染色不均,出现条纹、斑点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织物外观质量,还可能导致客户投诉或退货。
截至最新信息,GB 9291-1988仍然是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变化,未来可能会有新的版本或替代标准出台。建议定期关注相关标准化机构的发布动态。
测试结果通常以K/S值表示,K/S值越高,表明颜色深度越大。抑染率则是一个百分比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