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硬脂酸中碘值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硬脂酸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分析。
Title:Test Method for Industrial Stearic Acid - Determination of Iodine Value
中国标准分类号:G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9104.1-1988标准中碘值测定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碘值是指每100克样品中能够与碘发生加成反应的双键数量,通常以克碘/100克表示。碘值是衡量油脂或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重要指标。
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硬脂酸的碘值测定,特别适合用于检测硬脂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他类型的油脂或脂肪酸也可以参考此方法进行测定。
碘值的测定基于加成反应原理。样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过量的碘化物(如碘单质)发生加成反应,通过计算剩余碘量来推算样品中不饱和键的数量。
在滴定过程中,当溶液的颜色由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为滴定终点。此时可以停止滴定并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
碘值的计算公式如下:碘值 = (C × V × 127) / W
其中:C
为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V
为滴定时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mL),W
为样品质量(g),127
为碘的摩尔质量。
碘值反映了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碘值越高,表明样品中不饱和键越多,不饱和程度越高。这对于评估工业硬脂酸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样品中的杂质可能干扰反应过程,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因此,在测定前应尽量纯化样品,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重复测定多次取平均值,或者采用已知碘值的标准样品进行对照实验,验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