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羊肥小米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范围、自然环境、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羊肥小米的生产、加工及销售。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Yangfei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羊肥小米标准解析:产地环境要求的应用与实践
羊肥小米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其质量与产地环境密切相关。在TTHWT 001-2020版标准中,对产地环境的要求进行了系统规范,这是确保羊肥小米品质的重要基础。
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在产地环境方面更加细化和严格。首先,明确了产地应位于北纬37°至40°之间,这一区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米积累营养物质。其次,对土壤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pH值需保持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样的土壤环境能为小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应用这些标准时,生产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块。要对拟种植区域进行土壤检测,确保符合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同时,要考察区域内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是否适宜。
二是加强土壤改良。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土壤,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调整灌溉等方式逐步改善。例如,可以增加腐熟的农家肥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合理安排灌溉计划,控制土壤湿度。
三是建立监测机制。定期对种植区的土壤、空气和水质进行检测,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是注重生态保护。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羊肥小米的产地环境符合标准要求,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