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土壤烧失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灰化条件和计算步骤。本文件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的分析与研究。
Title:Determination of Burnt Loss in Forest Soi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森林土壤烧失量是指通过高温灼烧土壤样品后,由于有机质、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的分解和蒸发而损失的质量比例。这一指标是评估土壤肥力和生态健康的重要参数之一。《GB 7876-198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标准,用于规范森林土壤烧失量的测定方法。这项标准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也为森林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奠定了基础。
根据《GB 7876-1987》,测定森林土壤烧失量的基本原理是将土壤样品置于高温炉中灼烧,去除其中的有机质和易挥发成分,然后通过计算灼烧前后样品质量的变化来确定烧失量。具体步骤包括样品采集、预处理、称重、灼烧以及冷却后的二次称重。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烧失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例如,在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土壤的烧失量普遍较高,表明该地区的土壤富含有机质,具有较强的肥力。然而,过度的砍伐和开发可能导致有机质的快速流失,从而影响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烧失量还可以作为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间接指标。例如,某些重金属污染物可能附着于有机质上,随着有机质的燃烧而释放出来,这为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某次研究为例,科研人员对四川盆地内的森林土壤进行了烧失量测定。结果显示,未受干扰的原始森林土壤烧失量平均值为15%,而经过人为活动影响的区域则下降至8%左右。这一数据变化表明,人类活动显著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而削弱了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通过《GB 7876-1987》标准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掌握森林土壤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进一步优化烧失量测定的方法,提高其灵敏度和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