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2,9-二甲基-1,10-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铜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废水中铜含量的测定。
Title: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ith 2,9-Dimethyl-1,10-Phenanthrol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7473-1987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水质检测的一项重要规范,其核心在于通过2,9-二甲基-1,10-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铜的含量。这一方法因其高灵敏度和准确性,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水生生态系统具有双重影响:适量的铜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但过量则可能对生物体造成毒害。
2,9-二甲基-1,10-菲罗啉是一种高效的显色剂,能够与水中的铜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在特定波长(通常为510 nm)下表现出显著的颜色变化,从而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精确测量吸光度来计算铜的浓度。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条件,如溶液的酸碱度、温度以及显色时间等,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某化工厂位于长江沿岸,为了评估其废水排放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采用了GB 7473-1987标准对其排放口附近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实验结果显示,废水中铜的浓度为0.6 mg/L,略高于标准限值0.5 mg/L。随后,工厂采取了改进措施,包括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和增加过滤装置,最终将铜浓度降至0.4 mg/L,达到了排放要求。
尽管GB 7473-1987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检测方法,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者正在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替代方案。例如,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传感器可以实现快速、无损的铜离子检测,这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减少了化学试剂的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自动化检测系统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为水质监测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