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南疆地区幼龄枣树间作棉花的高效栽培技术要求,包括种植规划、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南疆地区幼龄枣树间作棉花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of Cotton Intercropping with Young Jujube Trees in Souther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HZSAQS 00159-2022新疆南疆幼龄枣树间作棉花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对南疆地区幼龄枣树与棉花间作的高效栽培提供了科学指导。今天我将聚焦于新旧版本中关于“间作模式选择”这一核心内容的变化,进行深度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间作模式的选择较为笼统,仅提出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确定,但未给出具体的操作细则。而新版标准则明确指出,在选择间作模式时,需综合考虑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错开,避免相互竞争;其次,要保证间作区域内的光照、水分及养分能够合理分配;最后,还应当结合当地的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来最终确定间作模式。
以阿克苏地区的实践为例,新版标准推荐采用“宽行距间作”的方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枣树定植株距设定为4米×6米,同时在两行枣树之间预留宽度不少于3米的带状区域用于种植棉花。这样既能满足枣树早期生长的需求,又为棉花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实现双丰收的目标。
此外,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配套措施的重要性。例如,在间作初期要加强水肥管理,特别是在枣树定植后的头两年内,要定期施加有机肥料,并且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发育;而对于棉花,则要注意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及时除草防虫等。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有效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农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TSHZSAQS 00159-2022》通过对间作模式选择的具体化描述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使得该标准更加贴近实际生产需求,有助于推动新疆南疆地区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