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碳酸氢铵中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重量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碳酸氢铵的质量控制及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Ash Content in Industrial Ammonium Bicarbonate - Gravi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6276.5-1986标准中工业用碳酸氢铵灰分含量测定(重量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答:GB 6276.5-1986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定工业用碳酸氢铵中的灰分含量。灰分含量是衡量碳酸氢铵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反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杂质水平。
答:灰分含量测定采用重量法。具体步骤为:将样品在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通过称量残留物的质量来计算灰分含量。残留物即为样品中不可挥发的无机杂质。
答:操作步骤如下:
答:根据GB 6276.5-1986标准,灼烧温度通常设定为800℃±25℃,灼烧时间为2小时以上,直至样品达到恒重状态(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0002g)。此条件可确保样品中的有机物完全分解并挥发。
答:为减少误差,需注意以下几点:
答:灰分含量反映了碳酸氢铵中无机杂质的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性能。灰分含量过高可能表明生产过程中存在杂质污染,影响下游产品的使用效果。
答:如果灰分含量超出标准范围,应检查生产流程是否存在异常,如原料纯度不足、设备清洁不彻底等。同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重新处理或降级使用。
答: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用碳酸氢铵的灰分含量测定。对于食品级或其他特殊用途的碳酸氢铵,可能需要遵循其他更严格的检测标准。
答:是的,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需定期校准高温炉和天平等关键设备,确保其工作状态符合标准要求。
答:根据GB 6276.5-1986标准中的规定限值,将测定结果与标准限值进行比较。如果测定值低于或等于限值,则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