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醉鱼干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鲜鱼为原料,经腌制、发酵、晾晒或烘干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醉鱼干。
Title:Standard for Drunken Fish Jerky TZLJ 003-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LJ 003-2022《醉鱼干》标准相较于旧版,在检测指标和质量要求上进行了更新。本文聚焦于新标准中新增的重要检测项目——组胺含量限量的要求及其应用方法。
在TZLJ 003-2022标准中明确规定,醉鱼干中的组胺含量不得超过200mg/kg。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因组胺超标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组胺是鱼类腐败过程中由细菌分解产生的毒素,过量摄入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应用此标准时,首先需确保原料鱼的新鲜度,避免长时间高温储存。加工过程中应采用低温发酵技术,并严格控制发酵时间与温度。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在产品出厂前对每批次样品进行组胺含量测定。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其中HPLC因其高灵敏度和准确性成为首选方案。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措施并参照新版标准要求操作,可以有效保障醉鱼干产品的安全性与品质稳定性。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也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