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砷斑法测定化学试剂中砷含量的通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种化学试剂中微量砷的定性及半定量测定。
Title:Gener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chemical reagents - Guttascop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610.1-1988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化学试剂中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使用砷斑法进行砷含量检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砷斑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学试剂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从方法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适用范围四个方面对 GB 610.1-1988 标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砷斑法的核心原理是基于砷化氢(AsH₃)与硝酸银试纸反应生成砷斑的颜色变化来定量测定样品中的砷含量。具体而言,样品中的砷元素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砷化氢气体,随后通过导气管导入含有硝酸银试纸的检测区域,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黄色至棕色的砷斑。
以下是按照 GB 610.1-1988 标准执行砷斑法的主要步骤: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以下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GB 610.1-1988 标准适用于各类化学试剂中砷含量的测定,尤其适合于对砷含量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医药、食品和环境监测领域。然而,对于高纯度化学试剂或痕量分析,该方法可能无法满足更高的灵敏度需求。
综上所述,砷斑法作为一种经典且实用的化学分析手段,在 GB 610.1-1988 标准的支持下,为化学试剂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然而,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该方法也面临更新换代的需求,未来可结合更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