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荧光粉相关的名词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荧光粉的生产、检验、科研及教学等领域。
Title:Fluorescent Powder - Termi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K13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5838-1986荧光粉名词术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GB 5838-198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用于定义荧光粉相关的专业术语。这项标准为荧光粉领域的研究、生产及应用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吸收外界能量(如紫外线或电子束)并重新发射可见光的材料。根据GB 5838-1986,荧光粉的核心特性是其发光效率和发光颜色。
激发波长是指能够有效激发荧光粉发光的光源的波长范围。在GB 5838-1986中,激发波长通常用纳米(nm)表示,不同荧光粉具有不同的最佳激发波长。
发光效率是指荧光粉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通量与其消耗的能量之比。GB 5838-1986强调,发光效率是衡量荧光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荧光粉的颜色分类依据其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根据GB 5838-1986,荧光粉可分为红色、绿色、蓝色等类别。具体分类如下:
余辉时间是指荧光粉在停止激发后,发光强度下降到初始值的1/10所需的时间。GB 5838-1986指出,余辉时间是评价荧光粉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色纯度是指荧光粉发射光的颜色接近理想单色光的程度。GB 5838-1986规定,色纯度越高,荧光粉的发光质量越好。通常通过光谱分析来测量色纯度。
GB 5838-1986主要适用于无机荧光粉。对于有机荧光粉或其他特殊类型的荧光粉,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
在使用GB 5838-1986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截至目前,GB 5838-1986尚未被正式废止或修订。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建议关注后续可能发布的更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