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五指山酸汤鱼的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感官要求、卫生要求及服务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内餐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制作和提供五指山酸汤鱼的相关活动。
Title:Cooking Specification for Wuzhishan Sour Fish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五指山酸汤鱼是海南省的一道特色美食,其烹饪规程在TLYPR 0001-2022中得到了系统规范。本文以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酸汤发酵工艺”这一条文的差异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其对菜品品质的影响及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酸汤发酵工艺仅笼统要求使用当地特色辣椒和米糟作为主要原料,发酵时间不得少于7天。然而,新版标准则更加细化,不仅明确了发酵原料需包含至少三种本地辣椒品种(如灯笼椒、朝天椒等),还规定了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0℃±2℃之间,并且发酵周期延长至14天以上。此外,新版标准特别强调,在发酵过程中要定期检测pH值,确保其稳定在3.8~4.2范围内。
这种调整背后有着深刻考量。首先,通过引入多品种辣椒混合发酵,可以丰富酸汤风味层次,避免单一原料带来的单调感;其次,严格控制发酵条件能够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保障食品安全;最后,延长发酵周期有助于提升酸味柔和度与香气浓郁度,使成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对于餐饮从业者而言,想要正确执行新版标准中的酸汤发酵工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采购时注重原料多样性选择,尽量涵盖不同辣度、香味特性的辣椒;二是配备恒温设备如发酵箱,便于精准调控环境参数;三是学习专业检测技术,掌握pH计操作技巧,以便及时调整发酵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口感醇厚、回味悠长的五指山酸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