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废物急性毒性初筛的鉴别标准和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固体废物的急性毒性初筛鉴别,以判断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Title:Ide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Hazardous Wastes -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Acute Toxic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5085.2-2007 是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关于危险废物鉴别的一系列标准之一,其中“急性毒性初筛”是其核心部分。这一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危险废物对生物体的急性毒性效应,从而为环境管理和废弃物处理提供依据。
急性毒性是指生物体在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毒物后出现的快速反应。这种毒性效应可能表现为死亡、器官损伤或其他生理变化。GB 5085.2-2007 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用于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具有急性毒性特征。这些测试通常包括口服、吸入或皮肤接触等途径,以模拟不同暴露场景下的毒性反应。
在急性毒性初筛中,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规程和结果解读标准。例如,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需要将一定剂量的样品溶液给予实验动物(如大鼠),并观察其在48小时内是否出现异常反应。
评价指标则通常以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来表示。数值越低,表明样品的毒性越大。
以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为例,其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离子。按照 GB 5085.2-2007 的要求,对该废水进行了急性毒性初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废水中某些成分的 LD50 值低于规定限值,表明其具有急性毒性特征,应被归类为危险废物。
这一案例说明了 GB 5085.2-2007 标准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可以有效识别出潜在的环境风险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避免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总之,GB 5085.2-2007 标准为我国危险废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急性毒性初筛程序,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