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植基地田间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档案内容、记录方法、保存方式及检查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种植基地进行规范化田间档案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可追溯性。
Title:TTTSWY 011-2022 Planting Base Field Archive Managemen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围绕《TTTSWY 011-2022种植基地田间档案管理制度》中关于“田间操作记录表”的新旧版本差异展开详细解读。这一部分是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田间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在旧版标准中,“田间操作记录表”主要关注的是基本的信息记录,如日期、操作人员、操作内容等基础信息,但缺乏对具体操作细节的要求。例如,对于施肥作业,仅要求记录施肥种类和大致用量,而未细化到具体的肥料成分、施用量以及分布方式等内容。
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显著改进。首先,在记录表中增加了更多细化项目,比如施肥时需要注明使用的肥料品牌、氮磷钾比例、实际施用量及均匀度等。其次,新增了操作前后的对比分析要求,即在每次操作后需评估该次操作的效果,并与预期目标进行比对。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异常情况下的特殊处理流程,要求一旦发现田间出现病虫害或其他异常状况,应立即停止当前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种变化不仅提升了记录表的信息量,更增强了其指导性和实用性。通过更加详细的记录,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田间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这也为后续的质量追溯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源头并加以解决。
以施肥为例,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施肥前,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合适的肥料类型和配比;在施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均匀撒布,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施肥结束后,则要观察作物反应,若发现生长迟缓或叶片发黄等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调整施肥方案。这样一套完整的流程能够确保施肥作业的有效性,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资源浪费或减产现象发生。
总之,《TTTSWY 011-2022种植基地田间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对“田间操作记录表”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强化了田间管理工作中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不仅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次革新,也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