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船用篷顶灯的类型、主要参数及尺寸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船舶照明设备中篷顶灯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Title:Marine Tent-top Lights - Types, Parameters and Main Dimens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K25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CBT 3852.2-1999是中国船舶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主要用于规范船用篷顶灯的类型、参数以及主要尺寸。这项标准对于保障船舶内部照明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篷顶灯作为船舶内部重要的照明设施,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还需要适应海洋环境中的特殊要求,如防水、防潮、耐腐蚀等。
根据CBT 3852.2-1999标准,船用篷顶灯可以分为普通型、防爆型和应急型三大类。普通型篷顶灯适用于一般的生活区域,如餐厅、会议室等;防爆型篷顶灯则用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区域,如燃油舱室;应急型篷顶灯则是船舶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照明支持。
根据CBT 3852.2-1999标准,篷顶灯的关键参数包括额定电压、功率、光通量、防护等级等。例如,普通型篷顶灯的额定电压通常为220V,功率范围在10W至40W之间,而防爆型灯具的防护等级需达到IP67,以确保完全防止灰尘进入并能短时间浸水。
此外,标准还对篷顶灯的安装尺寸进行了严格规定。例如,应急型篷顶灯的标准安装高度为2.2米至2.5米,以便覆盖更广的区域。这些尺寸要求不仅保证了灯具的功能性,也方便了船舶内部的设计与维护。
以某远洋货轮为例,该船采用了符合CBT 3852.2-1999标准的篷顶灯系统。在生活区,普通型LED篷顶灯提供了明亮而柔和的光线;在燃油舱室,则安装了防爆型灯具,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型篷顶灯成功点亮了整个逃生通道,为船员的安全撤离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CBT 3852.2-1999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船舶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