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船舶进出干船坞的技术要求,包括进坞前的准备、进坞操作、坞内作业及出坞操作等环节的具体规范和技术指导。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需要进入干船坞进行维修、保养或改装的船舶及其相关作业人员和管理单位。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hips Entering and Leaving Dry Dock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3
国际标准分类号:4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CBT 3677-1995 船舶进出干船坞技术要求”核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灵活执行和流程优化,可以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运营成本。以下是10项具体弹性方案。
根据船舶类型和重量,动态调整干船坞的初始水位高度,避免过度注水或排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根据不同船舶尺寸和重量,合理分配拖船数量,减少不必要的拖船使用,从而节约燃油成本。
利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工具实时监控船舶进出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倾斜角度、速度等),提前预警潜在风险,减少人工干预频率。
将干船坞维护工作分为多个小周期完成,而非一次性大规模施工,降低停工时间对生产的影响。
对于超大型船舶,使用模块化浮箱辅助操作,既可减少干船坞承载压力,又能提高作业效率。
根据船舶设计特点,适当调整干船坞坡度,优化船舶滑行路径,缩短进出时间。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部分非关键性准备工作与其他任务并行开展,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减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额外成本。
使用环保型润滑材料减少干船坞滑道摩擦力,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加强设计、工程、运营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避免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