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临床急危重症常用中成药外用膏剂的调剂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药房、药剂科及相关单位从事中成药调剂工作的人员。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Dispensing of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 Part 3: External Oint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ACM 1378.3-2022临床急危重症常用中成药调剂技术规范 第3部分:外用膏剂》中关于“热敷法”的应用为例进行解析。新版标准相较于旧版,对外用膏剂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其中热敷法的操作细节是关键改进之一。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热敷法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到将膏剂加热后用于热敷,但未具体说明温度范围和操作步骤。而新版标准明确指出,热敷时膏剂的温度应控制在40℃至50℃之间,避免过高导致皮肤烫伤。此外,还强调了在使用前需检查膏体是否均匀分布,并确保敷料与患处紧密贴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实际应用中,药师在调配外用膏剂时,应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例如,在准备热敷材料时,可先将膏剂置于温水中预热至适宜温度,然后均匀涂抹于无菌纱布上,再将其覆盖于患处并固定好。整个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如红肿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通过这样的细化规定,新版标准不仅提升了用药安全性,也增强了临床操作的标准化程度,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急危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