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环保
  • GB 11221-1989 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GB 11221-1989 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铯-137生物样品灰放射化学分析核辐射
    15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1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分离与纯化、测量及计算等步骤。本文件适用于生物样品中铯-137含量的测定。
    Title:Radio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for Cesium-137 in Ash of Biological Sam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 封面预览

    GB 11221-1989 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 拓展解读

    GB 11221-1989 标准概述

    GB 11221-198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生物样品灰中铯-137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通过放射化学手段检测生物样品灰中的铯-137含量,为环境监测、核事故应急响应以及辐射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铯-137是一种重要的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应用于核能领域,其半衰期较长(约30年),因此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持久性和潜在危害。

    铯-137的来源与危害

    铯-137主要来源于核裂变反应和核试验释放。在核事故中,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事故,大量铯-137被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强放射性会导致细胞损伤,长期暴露可能引发癌症等疾病。因此,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铯-137的含量至关重要。

    分析方法详解

    根据GB 11221-1989标准,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样品制备:将生物样品(如土壤、植物、动物组织)经过干燥、研磨后转化为灰分,确保样品均匀。
    • 前处理:采用酸溶解法提取灰分中的铯元素,去除杂质。
    • 分离与富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分离铯-137,提高检测灵敏度。
    • 测量:通过γ射线谱仪检测铯-137的放射性强度,计算其含量。

    实际应用案例

    以福岛核事故为例,日本政府和科研机构广泛采用了类似GB 11221-1989的方法,对受污染地区的土壤和农产品进行铯-137检测。例如,在2011年的调查中,某农田土壤样本中铯-137的浓度达到了每千克4000贝克勒尔(Bq/kg),远超安全限值。这一数据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和居民疏散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

    GB 11221-1989标准不仅规范了铯-137的分析流程,还为全球范围内的核安全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该标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分析方法,提升检测效率,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保驾护航。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 11219.1-1989 土壤中钚的测定 萃取色层法

    GB 11223.1-1989 生物样品灰中铀的测定 固体荧光法

    GB 11222.1-1989 生物样品灰中锶-90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二-(2-乙基已基)磷酸酯萃取色层法

    GB 11409.7-1989 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灰分的测定方法

    GB 508-1985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