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分离与纯化、测量及计算等步骤。本文件适用于生物样品中铯-137含量的测定。
Title:Radio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for Cesium-137 in Ash of Biological Sam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1221-198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生物样品灰中铯-137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通过放射化学手段检测生物样品灰中的铯-137含量,为环境监测、核事故应急响应以及辐射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铯-137是一种重要的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应用于核能领域,其半衰期较长(约30年),因此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持久性和潜在危害。
铯-137主要来源于核裂变反应和核试验释放。在核事故中,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事故,大量铯-137被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强放射性会导致细胞损伤,长期暴露可能引发癌症等疾病。因此,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铯-137的含量至关重要。
根据GB 11221-1989标准,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以福岛核事故为例,日本政府和科研机构广泛采用了类似GB 11221-1989的方法,对受污染地区的土壤和农产品进行铯-137检测。例如,在2011年的调查中,某农田土壤样本中铯-137的浓度达到了每千克4000贝克勒尔(Bq/kg),远超安全限值。这一数据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和居民疏散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GB 11221-1989标准不仅规范了铯-137的分析流程,还为全球范围内的核安全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该标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分析方法,提升检测效率,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保驾护航。